blog.est.im2025-04-02 02:19

Su7🔥,智驾,假风口 - est の 输入 输出和出入

车祸和智驾

北国春深,乍暖还寒。3月29日夜,三位大四女学生开着小米Su7新能源轿车,在安徽高速上着火出事,不幸香消玉殒。

恰好米车上市刚一年,卖得十分火爆。因为新能源起火+死人,31日,1日舆论爆炸。作为全程吃瓜群众,觉得有必要写一些我的感知。

还记得,首先乱七八糟群里看到各种截图和聊录,抖音哭惨。有家属(事后被证实是女主男友)痛陈了米车 刹车,“自”燃,车机死机,智驾,AEB等诸多技术问题,以及封号删帖等不公正掩盖行为。

随着消息丰富和媒体报道,事实的大概的轮廓逐渐清晰:

  1. 车是Su7标准版,电池应该是弗迪,女主家里出资买的
  2. 车主归女主男友所有,因女主还未毕业,拿不到车贷
  3. 女主和两位同学去外地考试,给女主母亲说的坐高铁
  4. 女主“借车”出行,夜里出车祸,起火燃烧,前排两人遇难,后排被破窗拉出,遭遇不测。

本能的带入思考一下,车烧人陨,算是大事了。如果是旧能源车,起火怪车子质量,撞车怪驾驶。但是着是新能源,就得更加细分:

  • 起火原因,普遍观念,重点看用的什么电池。三元锂肯定不如铁锂。但是出事的恰好是标准版,多半是铁锂。我觉得,PACK设计,是否CTB和电芯倒置也很重要。
  • 司机用了智驾,小米的公告说提前2秒退出,都不用猜肯定是这个结果
  • 因为事故当时高速在修路,有各种桩桶水马,那么有没有超速,避险,甚至路政设施不到位的问题?
  • 最后才轮到司机自身问题

截止现在 20250402 00:04,矛头普遍指向米车智驾NOA太烂。各种短视频、自媒体、矩阵号扮演不懂就问,把民意引导扩大到米车质量问题,营销问题,雷军人品问题了。

我想说:啊?智驾难道还有不烂的?

作为十多年驾龄的老司机,如果我在高速遇到事,比如爆胎,首相想的就是怎么从路政拿到赔偿,而不是怀疑轮胎或者车辆本身有啥猫腻;回到前面,发现一个重大差别:车是借的。民间有说法,车和女人不外借。出事的车上还有其他两位女性,如果有赔偿问题,车主肯定首当其冲。车主不会选择漫长的从路政那里维权,找最快引爆流量的方向——从车企入手。

于是问题的矛盾集中在智驾爆发了。

智驾这个关乎生命安危的议题。我对它的接受设定为:

  1. 可以不用,但是最好有
  2. 如果某一次生效,把车从事故边缘拉回来一次,就算值了。

但显然大众对智驾有更高的看法和期待,幻想能完全保驾护航。

设想一下女性单独出远门长途,夜里开车,加上出事的现场在打围修路,需要变道往对向车道,开着100+的NOA超速,稍有不慎处置不当,这不妥妥大事故。夜里过往车辆少。错过宝贵的救援窗口时间。你最好祈祷智驾在这期间要么工作0次,驾驶员直接接管,要么成功100%,

三条人命就这样消失了。


说说小米

我当年一直给各种Samsung刷机MIUI。当smzdm说MIUI做手机了,果断冲了首发,然而米1手机有个电池虚焊的致命硬伤,变路人;抢红米抢不到,感觉被猴耍,变米黑;突然有一天,雷总说给1999返现,我又转粉了。我平时喜欢看一些汽车类资讯,也感叹米车的成功。雷军的爆款思维很是有一套。

面对车祸带来的口水👊,斗胆对万亿总裁指点一下江山:现阶段智驾是个假风口。

雷军很喜欢讲顺势而为,风口的猪也能起飞,记得一次采访他说之所以造车是因为小米集团里的人才都跑去做车机,做智驾了。然后🇺🇸一制裁duang你手机芯片成问题了。拿干脆下场做车得了。新能源技术卖点,除了三电还能有啥,就是智驾。

我看待智驾的出发点:它永远无法达成L4 L5的目标。更不要说纯视觉方案了!理由很简单,就算你训练AI做得和人一样聪明,最顶尖的人类驾驶员开车也会犯错,AI有何根本机制避免?既然AI无法避免,车企担责就是不可避免的。

顺着这个出发点,那么现阶段最好的智驾供应商,天生有一道护身符。如果它出了事,可以拿“市面上你也找不到更好的智驾”给圆过去。比如鸿蒙M7出事,KOL可以大大方方造谣说是博世方案的锅,虽然舆论也很难看,但是华为方案这个核心并未受到挑战。因为它就是无可争议的No.1

但是老二和老三就难受了。消费者愿意为了最好的东西支付溢价。这场比赛可没有“顺势”。所有擂台上甘拜下风的竞争者,遇到逆风局,都只能被动挨打。这是个赢家通吃的游戏。

今天小米公告,雷军的发言,给人的感觉就是只想平息,并没有太好的针对措施。技不如人,还能咋办?等热度过去,继续x砸钱干研发呗

这事还有更主动的出路。在前面已经列出关键——路政。

家属和民意选择往车企身上靠贴,你车企不知道往路政靠?毕竟未来的智慧交通,“车路协同”,V2X,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直接大大方方承认,智驾无法单独承担责任,遇到静态物品太迟。就算人开车,也不能很远发现前方路况出什么事了。过去出租车司机靠对讲机通风报信,现代人不也是要靠GPS+地图路况。高德那个山路弯道会车提醒就广获好评。同理,遇到道路施工或者险情,路政是不是应该能主动下发推送,提前切断区域内所有智驾,推送降速行驶指令呢?

所谓“赛博桩桶” 是也。

雷军作为人大代表,北京现金王,完全应该站出来,倡议这件事。跳出“智驾”这个死局,开辟新的路线。有些“势”就不能等别人造,得自己突破。

技术上做这个事情太容易,电子路标,还有雷军倡议的智慧车牌。就拿现有的框架,ETC龙门架就可以下发一定的数据。新车也是强制配备ETC终端的,完全可以跟智驾通信。

这样,以后如果路政没设置电子围栏,至少也分得大锅。

路政不愿意接受,米车之间能不能组一个路况网呢?加上蔚小理搞个实时路况联盟行不行呢。单机蒙猜,不如群体智慧。这事就算没法立刻落地,至少也是个话题讨论点,怎么也能熬过这次危机。

安全开车这事,没必要指望那点可怜的CMOS像素和矩阵乘法来承担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