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人们提及越来越多的断舍离、消费降级本质是大家越来越入不敷出开始重塑消费观念,无非是主动或被动的在花钱省时间和花时间省钱之间选择。
好在我在现实生活中的消费欲望向来很低,有多少钱就能过多少钱的生活。但在数字生活中却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很多时候剁手都不眨眼,眼睛还不干。于是,在各大互联网企业都在「降本增笑」的 2024 年,我也在有意的进行数字生活降级,试图进步一下。
数字消费降级。虽然很久以前就取消了各种平台会员和流媒体订阅,但还能进一步操作下。2024 年,我取消了续费用了 8 年的 Apple Music,用了 5 年的京东 Plus 会员,用了 3 年的 Microsoft 365,以及一些吃灰的域名和 VPS,手机卡套餐从 ¥129 /月的电信换为了 ¥39 /月的联通,同时也一年都没向 Steam「租赁」新游戏。下定决心到期不再续费「永不限速」的阿里云盘,目前已经连续陪伴 2273 天「永不变质」的哔哩哔哩。尽管如此,为防止化腾叔亏得坐公交车,还是在英雄联盟上赞助了 100 元左右,在 App Store 也消费了约 $70,域名续费约 $35,还有相比去年几乎没有变化的不合理 VPS 消费,需要继续展望明年。
数字体验降级。一方面要赞美买断制,另一方面要赞美开源。桌面浏览器从 Chrome 换为了 Firefox / Safari;单机社交平台从 Mastodon 换为了 GoToSocial;密码管理器从 Vaultwarden 换为了 KeePass + Strongbox;追番和听歌改用 Jellyfin + Navidrome 自建解决。其实也谈不上真的降级了多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不少人眼里这些都属于反向操作,值得吐槽一番。但自己能接受就好,便利性对我的优先级并不高,少收集隐私、少作恶、尊重用户这些更重要。
出乎意料的是,数字生活降级后对我似乎没太大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娱乐方式要多少有多少,最简单的快乐是降低欲望,不看电影可以玩游戏,不玩游戏可以听音乐,不听音乐可以看书,软件够用的情况下越简单越好,服务能用的情况下越善良越好。不过也很难说从中获益了什么,最直接的大概是省下了不少开支,可以更好的度过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