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 Edge 浏览器,它一直是我又爱又恨的浏览器。刚推出时,它采用了与 Chrome 相同的 Chromium 内核,并保持及时更新。相比 Chrome,它的多端同步体验更友好。此外,最初的 Edge 没有如今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而是一个纯粹的、好用的、带有微软风格的 Chromium 浏览器。
在我开始使用 Windows 时,我就已经在使用 Edge 了。后来,我逐渐发现了 Firefox、Vivaldi、Brave 等一些开源或优秀的浏览器,但最终仍然会时不时地用回 Microsoft Edge。第一个原因是它内置在系统中,无法卸载;第二个原因是它确实有一些其他浏览器不具备的优秀功能。尽管 Edge 现在变得更加臃肿,但它的一些优点依然是其他浏览器无法替代的。
Edge 浏览器的优势
1. Chromium 内核与同步更新
自从切换到 Chromium 内核后,Edge 就与 Chrome 保持同步更新。相比国内众多 Chromium 套壳浏览器,Edge 在这一点上显得尤为难得。国内浏览器往往停留在较老的版本,并且内核更新滞后,而 Edge 始终紧跟 Chromium 的最新版本。
2. 微软账户同步
Edge 使用微软账户进行数据同步,使其在国内也能实现无缝的多端同步。它支持 Android、iOS、Linux、Windows 和 macOS 等主流操作系统。
3. 集锦功能
Edge 具备 集锦 功能,它不同于传统的收藏夹。你可以创建多个集锦,在需要打开多个网页时,一键将这些网页添加到集锦中,并为其添加备注。同时,集锦支持多端同步,可以随时在另一台设备上一键打开所有网页。我认为集锦更像是一个短期的项目管理工具,让你可以专注于当前任务,而无需将网页永久存入收藏夹。
4. 非活动标签页休眠
Edge 具备非活动标签页休眠功能,当打开大量标签页时,它会自动让一段时间未使用的标签页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省资源。Brave 浏览器也有类似的功能,或者可以使用 Auto Tab Discard 扩展在 Chrome 或 Firefox 实现,但它们有一个问题:恢复休眠标签页时会强制重新加载,而 Edge 的休眠标签页则不会,恢复后仍然保持原样。此外,Edge 还会显示该标签页进入休眠状态后节省了多少内存。
5. 最大内存使用限制
在最近的更新中,Windows 版 Edge 增加了一个 限制最大内存使用量 的功能。我一直在寻找支持这一功能的浏览器,之前发现的只有 Opera GX,但体验并不好。而 Edge 的这一功能在低内存设备上可以有效提升整体使用体验。目前 macOS 版似乎还未支持此功能,期待后续更新。
6. 内置网页翻译
Edge 内置的网页翻译与 Chrome 类似,不过 Chrome 依赖的 Google 翻译早已在国内不可用,而 Edge 使用的是微软翻译,因此可以正常使用。虽然现在有 沉浸式翻译 这样的扩展程序,但 Edge 内置翻译依然是一个不错的补充。
7. 垂直标签页
Edge 较早支持 垂直标签页,使用后就很难回去。对于喜欢打开几十个甚至更多标签页的用户来说,顶部水平排列会导致查找困难,而垂直标签页可以自由调整宽度,方便查看完整标题。如果觉得占用空间过大,还可以收起,只显示网站图标。
我通常会搭配 标签页分组功能 使用,将相似的标签页放入同一组,并为其命名和设置颜色。Edge 现在甚至可以 自动归类标签页,实际使用下来,分类准确度还不错,大大改善了标签页杂乱的问题。
8. 工作区功能
Edge 还提供了 工作区 功能,你可以将标签页添加到工作区,并在多个设备间同步,也可以邀请其他用户协作。我个人用得不多,但在写论文时,将所有相关网页添加到一个工作区,几个月后再次打开时仍然保持原样。
9. 扩展程序兼容性
由于 Edge 基于 Chromium,因此可以使用 Chrome Web Store 的扩展,同时它也有自己的 Microsoft Edge 加载项商店,且在国内可访问。截至目前,uBlock Origin 依然可以在 Edge 商店安装使用,并未被屏蔽或移除。
10. 特色功能
Edge 还有一些特色功能,如 大声朗读网页、AI 总结网页内容 等。我个人用得不多,但可以参考可以查看飞蚊话的这篇虽然不用Windows,但还是选择了Edge浏览器的理由。
此外,Edge 也集成了 Copilot AI,但似乎在国内不可用,即便使用代理也无法访问,因此我几乎没有使用过。
还有一些我不用的功能,比如购物、发现、Microsoft Defender Smartscreen等,尤其是Microsoft Defender Smartscreen经常会拦截一些下载项。
11. Android 版扩展支持
Edge 浏览器还有一项我觉得很厉害,它是唯一一个支持 Android 版扩展程序的 Chromium 系大厂浏览器。之前大家使用的 Kiwi 浏览器已经停更了。Edge 目前只能使用推荐的几个扩展,数量不如 Firefox 的 Android 版多,主要的 uBlock Origin、沉浸式翻译、暴力猴都有了。
结论
总体来说,Edge 是一款比 Chrome 更丰富的浏览器。它几乎具备 Chrome 的所有功能,并在国内使用更加友好,同时也提供了 Chrome 所没有的诸多特性。不过,功能过多也带来了争议,当浏览器变得过于臃肿时,用户可能会反感它的“花里胡哨”。
对我而言,我喜欢的是 Edge 作为浏览器本身的体验,比如:
- 标签页休眠(可直接恢复,无需重载);
- 最大内存限制(优化低内存设备体验);
- 原生支持垂直标签页。
但它的一些 购物比价 以及 Bing 相关的功能 我并不喜欢。
Edge 或许不是最简洁的浏览器,但它无疑是目前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 Chromium 浏览器之一。